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

使用Fluentd, Elasticsearch, Kibana收集PostgreSQL log的問題

按照網路上的文章設定,到最後Kibana上頭總是不會出現任何一筆log,但是直接搜尋Elasticsearch又確實有結果...。

檢視Elasticsearch的搜尋結果時,發現@timestamp的時間被往後加了八小時,回頭去看Fluentd的設定,時間格式最後有加上%Z,也就是縮寫格式,PostgreSQL匯出csvlog的時間格式的確包含縮寫的時區。

然而根據Supported 'timezone' configuration parameter.這篇,地球上有一堆時區的縮寫都是CST,這導致Fluentd解析時出現錯誤,而解決的方式就是把%Z移除。 Orz

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

在Centos 7上安裝389 Directory Server

一定要跑一台DNS做名稱解析,直接在hosts檔案裡頭做解析,在執行

setup-ds-admin.pl到最後一步就會出現
Error: Could not create directory server instance 'ds'.
的錯誤。

最簡單的方式,開一台VM跑dnsmasq做名稱解析就可以完成設定。

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

話說之前從Kickstarter贊助了一台3D印表機

Boots Industries的第二世代3D印表機,從拿到這台印表機,就註定是個災難的開始。

順帶一提把噴頭換成E3D v6,因為長度比原本的噴頭長,本來打算用別人設計的固定件,但是需要CNC切割,最後還是用原本的固定件把E3D v6鎖住,而校正器則用了偷懶的方式,使用長螺絲來調整。

因為這台的設計不太好,再加上生產的品質很糟,有不少人在論壇打算賣出自己的BI V2.5。

2015年3月2日 星期一

更換NAS的硬碟

因為家中的Synology DS413 NAS,其中有一顆日立1TB的硬碟出現壞軌,便添購Toshiba 3TB的硬碟來更換。

不過這Toshiba 3TB的硬碟居然是2014年2月出廠的,在倉庫放了一年嘛?

因為當初建置時是用SHR(Synology Hybrid Raid),將NAS關機之後,直接抽換掉有問題的硬碟然後開機進行修復。歷經rebuild->reshape->resize的過程,大約花了一天的時間,其中歷時最久的是進行reshape。

下次要換硬碟應該會整台重做,用兩顆一組做SHR,不然修復的時間有夠久的... Orz

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

Chrome對於Linux的支援依然很爛

大概Chrome的工程師都是用Mac的,他們對Linux的使用者一點也不在乎。

在Linux上頭安裝思源黑體,並在fontconfig裡頭設定。

Chrome 40.0.2214.95
Firefox 35.0.1
Chrome不知道為什麼選了 Source Han Sans Light,內文沒辦法閱讀。相對來說Firefox則十分正常。

這個問題從2013年就有人回報,到現在依然沒有任何改進。
Chrome ignores fontconfig pixelsize settings